0成本做爆店!快餐店空间布局5套案例(含饮品区动线施工图)

2025-10-03 11:00:51

案例3:麦当劳香港旺角旗舰店——楼梯也是动线!

很多店主以为,二楼客座区“翻得慢”是因为上楼麻烦,其实错在动线没有引导。

麦当劳在香港旺角的旗舰店,用一个“视觉梯口”+“自发光地贴箭头”+“开放式隔断窗口”,解决了这个问题:

顾客点餐后自然看见楼梯指引,不需员工提醒

二楼透明玻璃设计,使一楼看得见上面是否有空位

楼梯间设小休息桌,顾客等餐也能临时落座

通过这种方式,这家店的二楼翻台率比传统设计提升了1.5倍,客流高峰期间客诉减少60%。

启发点: 别小看“楼梯”这个细节,如果你做的是双层布局店,你二楼死不翻,可能不是客人不想上,而是你没引导他们走上去。

案例4:成都“李记盖浇饭”改造前后对比——厨房缩小30%,营业额提升60%

这家老快餐店原本有着“厨房占一半”的老派设计:明火、炒锅、大冰箱全挤在后厨。翻台慢、等餐久、热气腾腾,顾客吃得烦躁。

在不换设备、不增预算的前提下,他们通过重新布局:

将厨房一分为二:预制+现炒分离

打通前台点餐台,与热菜窗口合并,减少转身操作

在饮品区加一台自动杯装机,员工不再手动分杯

结果?原本做25桌/天的店,爆涨到40桌/天,员工由4人缩到3人,平均单人产能提升近一倍。

启发点: 如果你的后厨比前厅大,说明你还停留在“做饭思维”,不是“生意思维”。

案例5:日本吉野家“小站式”模型 —— 餐厅设计就是一套自动机器

在东京地铁站边的吉野家mini店,只有10㎡,没有座位,只有吧台。整个设计如同一个自动化系统:

顾客通过APP提前下单,店内只设一个出餐窗口

饮品区设有滑轨传送机,员工从后厨一推即达

桌面均有感应灯,顾客用餐超时即提示清桌

这不是一家快餐店,而是一个“人机协同系统”。

0坪座位,2坪操作台,日订单可达500+单。

启发点: 当你空间极小,不要想“怎么坐人”,要想“怎么快进快出”。自动化,不是高科技,是动线和流程的再排布。

三、饮品区动线施工图 —— “1.5㎡产能翻倍法”

以下是饮品区的标准高效动线图,用于优化中小型快餐店中的饮品制备区。

[顾客点单区] → [POS收银台] → [茶基+果汁冷藏柜] → [奶盖/加料操作台]
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↓
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[自动封口机] → [出餐口]

优化点说明:

将冷藏+奶盖+出杯封口机依照操作步骤一字排开,避免转身操作

加料区设于员工主手方向,减少交叉干扰

全区设灯带照明,避免视觉死角,提高速度

此图已被杭州某连锁饮品品牌沿用,1.5㎡空间单小时可完成90杯以上饮品制作,平均每杯出品时间<35秒。

四、总结:你想省的是钱,真正该省的是“步骤”

很多老板,误以为省成本就要省装修、降设备、砍员工。但真正决定你生意盈亏的,可能是:

顾客在等单时的焦虑值有多高

饮品出品是不是还要反复走位

二楼是不是每次都空着没人愿意上去

这些不是钱堆出来的,是空间布局下的思维成本。

当你重新设计你的动线、功能区、饮品区、视觉引导时,你会发现:

省的不是成本,是人力,是时间,是顾客的耐心,是你自己未来的退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22 游戏活动大全网 - 全网活动一网打尽 All Rights Reserved.